曾彥婷 《煉丹場》
- 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 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1號
- 2025-06-20~2025-06-22
【活動期間】2025/06/20(五)~2025/06/22(日)
【FamiPort購買路徑】售票系統→OPENTIX(兩廳院)
保證百分百純天然添加! 塑膠恐龍就是真的恐龍!
這樣看來,塑膠就不只是一種物質而已,它甚至是一種無盡轉換的概念,它是—正其俗名所傳達的—我們可以親眼目睹的普遍存在;也正因為這點,它才堪稱一種奇蹟般的物質:奇蹟永遠是一種自然的突發轉換。塑膠依然全盤浸潤在這股驚奇當中:與其說它是物品,不如說它是動作的痕跡。
——《神話學》, Roland Barthes, 1957.
攤開一張臺灣地圖,沿著油脈和管線,從神秘的黑水井、圍繞村莊的八百根煙囪,一路走到尋常人家的客廳。那裡,一台台轟隆隆的機器射出成型,煉製出熱騰騰的未來。
存在於地底千萬年的石油和它五花八門的衍生物,百餘年來與本島人的命運糾纏不清,我們深陷在這濃烈的易燃液體裡,直到再也聞不到異味。
由曾彥婷與蔣韜所成立的測不準工作室,從2020年至今持續研調發展《咱的塑膠夢》創作計畫,田調期間內研究臺灣的石化產業歷史及現況並訪談相關民眾與業者,試圖梳理石化產業及其產品在臺灣獨一無二的脈絡。《咱的塑膠夢》今年邁入第六年,《煉丹場》為該計畫最新創作。六位擅於運用不同媒材的創作者持續/再度周遊臺灣,翻攪這片土地的記憶與現實,他們帶著田野地的風景、氣味與聲響來到這座煉丹場,緩緩道來每一個與你我息息相關的故事。

[ 主創團隊 ]
曾彥婷
《咱的塑膠夢》計畫主持人,測不準工作室共同主持人,演出創作統籌。從事劇場設計及跨領域展演創作,創作脈絡關注人與物件的親密關係及物質文明發展的多樣性。
蔣韜
測不準工作室共同主持人,共同創作暨演出者。從事劇場聲響設計與電影配樂作曲,其創作範圍含括音樂、聲音設計以及跨界作品,探索音樂與劇場表演有機互動的可能性。
許雁婷
共同創作暨演出者。以聲音為主要媒材,亦時常混融其他媒材、跨足不同藝術領域創作。作品常反映聲音與環境、個人/集體記憶的關係,擺盪於紀錄與虛構、敘事及想像特質間。
温思妮
共同創作暨演出者。劇場導演、跨領域藝術家,關注都市發展與人的關係,對於地方的記憶、想像與認同,結合不同藝術形式在非劇場空間或社區中演出。
張雅淳
共同創作暨演出者。出生於台北,唸歌國寶楊秀卿弟子。作品以旅行與生活中的感觸見聞、台灣人與故事為題材,創作唸歌與月琴歌謠。
唐健哲
影像創作。從事劇場影像設計、演唱會影像設計、平面動態攝影、新媒體藝術。善於拍攝人的狀態,喜歡真實的一面,將藝術環境學習到的美感及對人文關懷的敏感帶進拍攝過程與作品裡。

[ 演出團隊 ]
測不準工作室
「測不準工作室」由曾彥婷與蔣韜所成立,致力於開發不限定領域及媒材的時間性藝術創作,簡易的編制遊走於劇場、美術場域、另類空間及日常生活之間,以視聽感官主導的獨特美學關注週遭環境,提問社會議題,活躍於國際交流。
[ 演出製作群 ]
製作人:曾彥寧
創作統籌:曾彥婷
共同創作:蔣韜、許雁婷、温思妮、張雅淳
影像創作:唐健哲
田野協力:羅尹如
舞台監督:黃詠芝
空間暨造型設計:林欣伊
燈光設計:曾彥婷
燈光設計執行:郭欣怡
舞台技術指導:葉岫穎
音響技術統籌:陳宇謙
影像技術統籌:沈哲弘
主視覺圖像繪製:陳瑞秋
📢戲劇院愛國東路側自2025年5月19日(一)起實施服務調整,蒞臨戲劇院之觀眾敬請留意,詳見官網公告。
如有異動以主辦單位或售票系統公告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