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票節目
  • 節目類型




  • 場地區域





  • 活動時間
    • 活動開始日期
    • 活動截止日期
目前符合條件共 : 0
  • 青春點點點暨馬克信箱《愛我會不會》高雄場
  • 呼叫音樂節2025
  • POPUPASIA 2025 亞洲手創暨生活展
  • 2025-26 TPVL 元年季前熱身賽
  • 廠商合作提案
    目前位置:首頁 > 親子/戲劇節目列表 > 節目資訊

    真快樂掌中劇團《壵》

    【活動期間】2025/11/15(六)~2025/11/16(日)

    【FamiPort購買路徑】售票系統→OPENTIX(兩廳院)

    三士集結,誰才是英雄?

     

    《壵》透過賢士、義士、烈士討論英雄的意義究竟為何,也同時對布袋戲舞台美學此一議題,亦有延伸性的製作。—《表演藝術評論台》 蘇恆毅

    《壵》成功之處,正是在解構布袋戲的過程中,仍舊捕捉到組裝布袋戲的核心要素,並且以更突出的方式創造出新的火花。—《表演藝術評論台》 林宗洧

     

    「壵」是「壯」的古字,三士為壯。《壵》取材自明代馮夢龍小說《喻世明言·羊角哀捨命全交》,描述結拜兄弟左伯桃與羊角哀相約共赴楚國,報效賢君,不料途中遭遇暴雪,左伯桃自我犧牲讓義弟獨活;羊角哀功成名就上山厚葬義兄,卻夢見左伯桃哭訴被刺秦王義士荊軻的鬼魂欺凌。羊角哀為替義兄抱不平,竟自刎赴陰間協力戰敗荊軻,又稱《二鬼戰荊軻》。

    真快樂掌中劇團《壵》跳脫傳統彩樓框架,讓偶與偶師合而為一,由團長柯加財擔任說書人,猶如引路人領觀眾進入天馬行空、陰陽穿越的故事,並加入地母娘娘角色,從女性、自然力量的敘事角度,以柔軟的歌詠,溫柔接住左伯桃與羊角哀的犧牲。有別於那些生前立功被崇拜、死後追封被祭拜的東方英雄,《壵》更強調成為英雄的旅程,自我犧牲的「賢士」左伯桃,捨命全交的「義士」羊角哀,與刺秦王的「烈士」荊軻,如何為各自認定的道德價值而奔赴、殉命、死守、抗爭。

     

     ⊚ 劇中由真快樂掌中劇團團長柯加財,擔任貫穿劇情的說書人,同時也替戲偶發聲。/©林筱倩

    ⊚充分運用舞台空間與各種服飾、配件與道具,呈現多樣貌的場景,讓戲偶穿梭其中。©王弼正

     ⊚《壵》跳脫布袋戲傳統彩樓框架,操偶師與戲偶合而為一,展現當代劇場的藝術語言。©王弼正

    ⊚真快樂掌中劇團擅長運用女性溫柔觀點,融入於故事創作中,有別於一般傳統戲曲剛烈的英雄情節。©林筱倩

     

    | 藝術家介紹 |

    編導暨舞台概念/柯世宏

    真快樂掌中劇團行政總監與演師,為江賜美藝師之長孫。畢業於美國康乃迪克大學偶戲研究所碩士、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獲得亞洲文化協會資助連續2年赴美進修與國際交流。從小在戲班長大,看戲、學戲、作戲為生活的一種樂趣。近年來多方參與國內外藝術節的演出與國際偶戲研習,藉由跨領域的媒材融合,創造出多元與跨文化的戲劇感動。希望在傳統與現代的衝擊下,讓布袋戲有新的契機。

     

    導演暨舞台概念/王世偉

    畢業於巴黎新索邦第三大學完成劇場藝術博士、碩士學業。深諳歐陸劇場文化,定期在《表演藝術雜誌》撰寫專文,也出版兩部翻譯作品:《舞台書寫:解讀喬埃.波默拉》和《喬埃.波默拉的童話三部曲》。目前旅居巴黎,從事翻譯、學術研究、文化交流等工作,並發展自己的藝術創作。2020年以《群眾》榮獲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獎。

     

    編劇/林乃文

    目前為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博士後研究員,國藝會表演藝術評論台駐站劇評人。專擅劇本創作、戲劇評論、戲劇顧問等領域工作。近期劇本創作有:《掰》(真快樂掌中劇團)、《神奇女郎》(野孩子肢體劇場)、《金控迷霧》(同黨劇團)、《阿卡曼儂》(同黨劇團)等。

     

    燈光設計/Helmi Fita

    新加坡知名的專業劇場工作者。將近26年的劇場工作生涯,經驗豐富,擔任過演員、導演、製作人、舞台監督、燈光設計、技術總監等職務,1996至2000年擔任The Necessary Stage的全職表演者期間,同時受訓成為專業劇場與戲劇教育工作者。2003年榮獲第三屆DBS生活劇場獎的最佳燈光設計評審團獎。目前積極將創作重心轉移至臺灣。2020年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獎《群眾》主創藝術家之一。

     

    | 團隊介紹 |

    真快樂掌中劇團

    三代同堂的家族劇團。創辦人江賜美女士為臺灣第一代布袋戲女演師,2022年獲文化部授證「重要傳統表演藝術布袋戲保存者」為「人間國寶」,現今以93歲高齡繼續從事布袋戲的演出與創作。團長柯加財,從小學習布袋戲,從事布袋戲之編導及主演60餘載,為臺灣布袋戲戲劇公會代表,推動本土文化保存及發揚古典掌中戲精髓不遺餘力。第三代柯世宏與柯世華傳承掌中藝術,跨界與跨媒材的演出形式,受到廣大的迴響與喜愛。目前一家三代傳承,共同為本土掌中戲文化延續努力的優秀成績,在臺灣掌中戲界傳為佳話。

    近年來,劇團製作的「真快樂三部曲」以家族戲班為創作素材的《孟婆.湯》、《一丈青》、《王爺飯》,或是新創的《壵》、《My Puppet My Life》、《掰》等作品,展現出劇場布袋戲的新風格。並以《孟婆.湯》(2018)與《王爺飯》(2022)榮獲傳藝金曲獎「最佳年度演出作品獎」之殊榮,同時於2018年與2019年代表臺灣至法國參與外亞維儂藝術節及世界偶戲藝術節。

     

    | 演出製作團隊 |

    布袋戲顧問/江賜美

    布袋戲指導/柯加財

    戲劇顧問/張啟豐

    偶戲顧問暨動作指導/薛美華

    製作人/柯世華

    導演暨舞台概念/王世偉、柯世宏

    編劇/林乃文、柯世宏

    燈光設計/Helmi Fita

    服裝暨道具設計/陳明澤

    影像暨空間設計/張暉明

    音樂設計/姜建興

    編曲設計/郭珍妤

     

    音響設計/賴韋佑

    戲偶設計/梁夢涵

    演員/柯加財、劉毓真、柯世華、柯世宏、陳佳豪


    如有異動以主辦單位或售票系統公告為準